自从曹操兵败汉中以后,东三郡已经是蜀汉的囊中之物。
以申耽、申仪兄弟首鼠两端的的性格,只要大军兵临城下,必然开城投降。
若非法正仗着汉中之战的功劳,极力举荐孟达领兵攻取东三郡,这个肥差未必会落到孟达头上。
现在,刘备却开始质疑孟达,是否有能力拿下上庸郡。
很明显,这刘备已经对孟达非常不满,却也不愿直言斥责,所以就随便找了个借口。
法正在心中微微叹息。
他此前虽与诸葛亮相争,却也敬佩对方的才学,更敬重对方不争不抢,能够顾全大局。
二人虽说派系迥异,政见不同,却也惺惺相惜,都有相助刘备匡扶社稷之志。
孟达的所作所为,莫说刘备以及荆州士人,就连法正也震惊不已,没想到在蜀汉集团蒸蒸日上的紧要关头,孟达居然敢做出这种事情。
在孟达看来,现在趁着汉中之战大胜,劝说刘备称王,而后率军北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至于内部权利争斗,只是调剂罢了。
以刘备的英明神武,也不会允许出现一方独大的情况出现,更不允许哪一方因私废公。
“若子度不知分寸,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。”
念及于此,法正当即起身拜道:“此前举荐子度率兵夺取东三郡,是臣考虑不周,还请主公另择良将。”
刘备见法正如此知进退,微微颔首,反问道:“那么孝直以为,谁能担此重任?”
法正略微沉吟,暗道:“子度之举,已经惹得主公震怒,若此番再举荐东州一系将领,恐怕会适得其反。”
“如此功劳,却也不能白白让给了荆州将领。”
法正心中虽然已经有了人选,却并没有直接提出来,而是说道:“此前是臣识人不明,不知主公心中可有合适人选?”
刘备右手食指轻轻敲打着案几,过了许久才说道:“孝直以为,吾儿刘封如何?”
法正道:“封公子勇武善战,自可担此重任。”
“东三郡乃连接汉中与荆州的咽喉之地,需要足够忠诚又有分量之人镇守,窃以为待攻下上庸、西城以后,可让封公子镇守此地。”
“甚至于,未来可以将东三郡赐给封公子为封地。”
听到法正之言,刘备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容。
他知道,法正是猜到了自己的心思。
刘备以前没有子嗣,为了延续香火,才收了刘封这个养子。
从法理上来讲,刘封也有资格继承自己的基业。
只不过,哪怕是刘备也有私心,哪怕刘禅为庶出,却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,更是自己深爱的甘夫人所生。
放着亲生儿子不管,把基业交给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养子,刘备做不到。
他现在已经开始筹备称王事宜,准备称王以后就立刘禅为王太子,那么如何安置刘封,就成了一个大问题。
现如今,法正却给出了一个堪称完美的解决方案。
让刘封镇守东三郡,既给了刘封足够的补偿,也能让其远离政治中心,在朝中毫无根基。
一般来讲,在外统兵镇守一处的子嗣,以及早早出去就藩的子嗣,基本等同于放弃了继承权。
“既如此,那便让封儿率军自沔水东进,接管孟达手中兵马,攻取上庸吧。”
孟达闻言,心脏不由剧烈跳动了两下。
他没想到,自家主公不仅打算让刘封抢了孟达的功劳,还要夺了对方兵权。
如此一来,东州士人以后再想掌兵,可就不容易了。
话分两头。
却说孟达离开房陵以后,蒯焕与母亲诸葛氏安葬了蒯琪,孝期未满就向自己母亲辞行。
“焕儿准备前往何处?”
骤然听到儿子准备离开,诸葛氏也有些不知所措,急忙出言询问。
蒯焕抬起头,道:“孩儿准备前往上庸。”
诸葛氏大惊失色,道:“孟达刚刚领兵前去攻打上庸,如今上庸兵荒马乱,焕儿前往岂不危险?”
“若焕儿不想待在房陵,我们就北上投靠魏王,汝父为国尽忠,料想魏王不会亏待于你。”
“实在不行,我们也可返回襄阳,待局势稳定一些,再为你寻个前程不迟。”
蒯焕看着脸色憔悴的母亲,郑重道:“杀父之仇,不共戴天。孩儿若不手刃孟达,枉为人子!”
“无论是北上投靠魏王,还是南下返回襄阳,亦或是前往成都投靠二舅,都不能为父报仇。”
“只有前往上庸,才有机会!”
诸葛氏满脸焦急的说道:“可那孟达手握重兵,你孤身一人,如何报仇?贸然行事,岂非白白送了性命!”
蒯焕道:“母亲无需担心,孩儿心中已有定计。”
诸葛氏摇头道:“我坚决不同意!”
“噗通!”
蒯焕跪倒在诸葛氏身前,重重磕了几个头,道:“母亲,孩儿已经到了及冠之龄,不再是孩童。若不能报父仇,吾宁死乎!”
双目含泪的诸葛氏,看着脸上满是坚毅之色的蒯焕,将其抱在怀中痛哭起来。
由于蒯焕的坚持下,诸葛氏只能应允下来,在府中挑选了几个忠心可靠的下人,让他们跟随蒯焕一同前往上庸。
临行前,诸葛氏紧紧握住蒯焕双手,道:“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。若事不可为,焕儿当先以保全自身为主。”
蒯焕对着诸葛氏深深一拜,道:“有劳母亲费心了,孩儿省得!”
却说刘封孟达合兵一处,以刘封为统帅,领兵万余围困上庸。
上庸太守申耽望风而降,并且主动将妻儿老小迁往成都。
刘备见申耽如此识时务,又考虑到对方在上庸根基深厚,于是加封申耽为征北将军,封员乡侯、领上庸太守如故;又任命申耽之弟申仪担任建信将军、西城太守。
申耽、申仪虽分别担任上庸太守与西城太守之位,刘备却仍命刘封、孟达领兵镇守上庸。
至此,东三郡皆被蜀汉纳入囊中,张鲁时期完整的汉中郡终于全部被刘备拿下。
就在东三郡刚刚平定不久,蒯焕已经带着几名随从,进入了上庸城中。
只不过,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去拜会刘封,反而隐匿城中,待时而动。